2021年7月30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福建省永安市曹远镇实践支队举行研学成果汇报会。本次汇报会旨在积极践行永安市曹远镇“引智下乡”战略定位,凸显与清华大学携手同行的阶段性研学成果。曹远镇党委书记刘国华,曹远镇党委班子成员及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6名研究生出席本次会议。
行在曹,勤调研
2021年7月5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福建省永安市曹远镇实践支队的6名研究生抵达曹远镇,并深入曹远三个村庄,结合曹远当地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围绕提升基层党建、构建旅游线路“一溪两岸”两个主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调研活动。一个月以来,支队成员扎根基层,深入提炼曹远镇的历史文化、红色资源、旅游故事,形成了丰硕的研学成果。
参加政府工作会议
深入走访老党员
在档案局查阅文献资料
心在曹,重研学
实践支队的三个小组:埔头村小组——肖瑶、曲洪强,汶四村小组——肖艳、解一心,霞鹤村小组——李丹、张语诗分别就研学成果进行汇报。
成果汇报会现场
肖瑶和曲洪强结合埔头村发展现实,首先分享了“游学鸬鹚,行宿埔头”——两村联合发展规划,他们认为两村联合发展有利于将乡村振兴的单元做大,以强带弱,促进乡村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在生态环保基础上走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道路 ,有利于从整体上促进民生事业的进步,提高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能力。其次,他们结合当地人民公社文化,提炼出四个红色故事,助力曹远红色旅游发展。最后,他们与埔头村的干部群众一起,总结提炼出“三建三联三带”党建经验。
肖瑶和曲洪强在汇报
肖艳和解一心依托汶四村现实状况,分别汇报了知青文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党建经验等研学成果。他们认为知青精神包括“坚守初心,秉承人民情怀”、“勇于担当,敢于举旗领路”和“攻坚克难,战胜各种挑战和挫折”三个方面,并且结合知青楼等历史文物遗迹提炼出《知青下乡誓师大会:心怀革命理想,农村大有可为》、《共修共建知青楼》、《知青的艰苦奋斗:吃大苦、耐大劳、出大力、流大汗》等五个红色故事。最后,他们将汶四村党建经验总结提炼为“1234” 聚合力模式。
肖艳和解一心在汇报
李丹和张语诗汇报了霞鹤村改进出版社资源开发和党建经验总结两方面研学成果。她们首先介绍了陈仪、黎烈文、邵荃麟、王西彦等人与改进出版社的历史渊源,并着重介绍了《改进》刊物和《现代文艺》刊物。根据调研情况,他们还将霞鹤村党建机制概括为“1+3”党建模式机制:1个总目标:乡村振兴;“互联网+”:互联网+党建,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农业;完善“党员队伍”、“党群关系”、“治理水平”3方面建设。
李丹和张语诗在汇报
行致远,心在曹
曹远镇党委书记刘国华在听完同学们的汇报后指出,本次研学成果超出预期,体现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也进一步坚定了曹远镇与清华马院进一步合作的信心。这一个月,同学们“心在曹,行致远”,未来也希望大家“行致远,心在曹”。
刘国华书记讲话
至此,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福建省永安市曹远镇实践支队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文章来源:“THU清小马”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Xhpo5TIJY91DQQJKZOtMeQ
发布时间:2021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