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制作“清华学子讲党史”系列微慕课,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担任微慕课主讲人。微慕课将推出100讲,包含“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关键时刻”以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系列,学校师生可以登录清华大学党建慕课平台学习。
本期推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关键时刻”部分微慕课。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有哪些?这些会议的内容又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些会议的历史意义?上一期我们介绍了部分会议的内容,让我们继续跟随清华学子的视角,推开中国共产党的“会议室”,倾听百年浪潮中的时代之声。
第三十三讲 《党的十三大》
主讲人:李一昕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1987年10月至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三大高度评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新道路的历史经验作了初步概括,从而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
第三十四讲 《党的十四大》
主讲人:栾文娟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大会提出,在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到建党100周年时,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达到第三步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十五讲 《党的十七大》
主讲人:肖瑶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明确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第三十六讲 《党的十八大》
主讲人:王娜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
第三十七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主讲人:熊欣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会议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总部署、总动员。
第三十八讲 《党的十九大》
主讲人:米占民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大会确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
第三十九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主讲人:肖艳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9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第四十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主讲人:魏月妍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会一致认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实践再次证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关键时刻
从南湖红船的梦想起航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庄严宣告,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到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理想,奋勇前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开创一个又一个崭新局面,谱写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站在新的时空坐标,让我们跟随清华学子的视角,重温这百年征程中的那些关键时刻。
第四十一讲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主讲人:李玓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第四十二讲 《南昌起义》
主讲人:刘艳红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自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2017年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第四十三讲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主讲人:牟雨璇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他抓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新破裂的有利时机,在这里建立革命根据地,全力进行边界党、军队和政权的建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2016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结束时讲道:“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抉择、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成长具有关键意义。”
第四十四讲 《延安整风》
主讲人:梁姝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整风运动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使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内深入人心。通过整风运动,实现了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新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第四十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主讲人:吴宇潇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第四十六讲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主讲人:靳斯琪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重重困难考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以中国独有的形式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019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进而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四十七讲 《经济特区的创建》
主讲人:夏敬芝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
第四十八讲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主讲人:邵虎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摆脱贫困、丰衣足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比较缓慢。在党中央的支持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这对于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农业发展和实现四个现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极大的推动作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村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第四十九讲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主讲人:陈美芳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不仅对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第五十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主讲人:林晨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第五十一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讲人:郭军炜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里的悠悠吟唱,穿越千年风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变成了现实;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历经百年沧桑,把全面小康的里程碑树立在复兴之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回望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
第五十二讲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主讲人:查懿珊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类发展史就是与贫困不懈斗争的历史。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信念和意志与贫困作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让我们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走进清华学子的“党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