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通知公告 >
德育名家大讲堂第7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建设的几个问题
 

    10月29日下午,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德育名家大讲堂” 第7讲在四教4206开讲。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作题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建设的几个问题”的主题报告。现场50余名同学聆听了刘建军教授的讲座。本场讲座由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吴潜涛主持。

image.png
     刘建军教授从“辨析共产党人的信仰概念”“梳理共产党人的信仰表述”“构建共产党人的信仰体系”“创新共产党人的信仰教育”四个方面对报告主题进行了深入阐释,对“共产党人是否有信仰”“共产党人的信仰从何而来”等重要问题做了深刻解答。
     刘建军教授在对党史、国史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指出,理解中国共产党人“信仰”概念,需要把握“信仰”和“理想信念”两个关键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信仰”一词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使用。“理想信念”一词经历了“理想”“信念”分开使用、“理想”“信念”并提连用、“理想信念”融合通用等过程。刘建军教授认为“共产党人是否有信仰”的命题与共产党的性质密切相关,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界定共产党人信仰的性质、特点时,要重点领会其革命性、正确性、科学性和崇高性;在划分共产党人信仰的类型时,要着重把握 “主义信仰”“思想信仰”“政治信仰”和“理论信仰”的异同点,从而深刻感悟和体会共产党人信仰的优越性。
     刘建军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主要由唯物主义世界图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人民至上的根本信念、自由全面的人生追求四个部分组成。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体系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四个方面。开展共产党人的信仰教育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要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国际比较中坚定四个自信,要激活对党和领袖的热爱。


 image.png
       在“德育名家面对面”环节,与会师生结合报告内容与刘建军教授进行了热烈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刘建军教授对党的早期领导人有关“信仰”的论述、“信仰”与“理想信念”的关系以及理想信念的培育路径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
      吴潜涛教授在总结中指出,刘建军教授注重原始材料的挖掘、注重历史逻辑的贯通、注重哲学思维的关照、注重问题意识的导向,报告理路清晰、循序渐进、思想深邃,富有创新性、启发性、深刻性,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他强调,信仰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本语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含义。“信仰”概念的定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历史的演进和制度的完善,党的信仰体系建设十分必要且非常重要。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信仰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我们要精准把握共产党人信仰的科学内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image.png


主讲人介绍:

      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工程”)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联系我们
  • 地址:清华大学善斋

  • 邮编:100084

  • 电话:010—62773393

  • 邮箱:dybase@tsinghua.edu.cn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0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