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别称道都、铜都。鹰潭市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包括龙虎山道教名山和上清古镇等著名景点。近年来,鹰潭市在全面推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建设,呈现出蓬勃向前的发展态势。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奋进的姿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展现新时代清华人的担当和风采,“赣鄱潮起,扬帆启航”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江西鹰潭实践支队于6月30日-7月28日赴江西省鹰潭市进行为期4周的跟岗实习和实地调研。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同学们深入基层感受新时代祖国的坚实基岩,真实了解国企和基层一线工作现状,努力为鹰潭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深入认识国情社情,坚定理想信念,涵育家国情怀。
在鹰潭市,五位同学进行了为期四周的政务实习。支队成员分别在鹰潭市委教育工委、市发改委,鹰潭市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信江新区夏埠街道滨江社区进行跟岗实习锻炼,打造“以政务实习为主,辅以专题调研+人物访谈+红色主题教育+宣讲播种+劳动实践”全方位实践链条。
实践期间,龙正午同学参与信江新区夏埠街道滨江社区的日常工作,如上户信息登记、楼栋安全隐患排查、完整社区建设等内容,并向基层干部学习管理经验,加深和群众的相互了解。罗家宝同学在鹰潭市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学习了公司的基本概况、运营模式和任职部门的工作范围,熟悉了国企的网络宣传工作。廖轲凡同学任职于鹰潭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熟悉了部门党建工作和各基层党支部的季度考核工作,初步访谈了数位中层领导,实地调研了集团承建的信江新区棚户区(渡头村)改造项目,并参观了鹰潭市城投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等集团下属企业。胡辰欣同学对江西省鹰潭市教育局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进行了学习,参与起草鹰潭市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市领导的发言稿,学习体悟了政府公文写作的方法,并对各单位的报送文件进行收发整理,如江西教育舆情周报、月报等。顾江伟同学在鹰潭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综合科了解了鹰潭市的发展近况和未来规划,深入认识了部门的角色定位和具体工作,旁听了工作会议和党建讲座,学习了公文撰写的规范模式。
在实践期间,同学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并赴塘湾镇“红色堡垒”教育基地、周坊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国血防纪念馆、鹰潭市红旗干部学院、韬奋精神展厅及红色教育基地、上清桂洲红军会师滩、鹰潭市博物馆等地开展6次主题党团日活动,学习当地红色文化历史。
适逢党的第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同学们也承担起了前往社区、乡镇、企业、中学等地开展理论宣讲的任务。一方面,同学们将自己研究生就读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带给当地基层群众和党员干部,在滨江社区、毛炉村、湾村、蓝天宋家村红旗干部学院、鹰潭市第一中学、鹰潭市田家炳中学、鹰潭市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地开展9次理论宣讲,覆盖人数超1000人,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另一方面,同学们也将基层的所见所闻凝练成具体的经验,在院系层面进行汇报和交流,参与了“我在‘一线’话‘改革’——联学联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这些宣讲活动打通了学院与基层之间互相交流的通道,成为本次实践的一大亮点。
会。
18日下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鹰潭实践座谈会在鹰潭市经济大厦举行。共青团鹰潭市委书记刘辉斌出席座谈会并致辞,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邓喆作总结讲话。鹰潭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肖鸿,市城乡融合发展中心主任段苏玲,市委人才办、市城建投、市国控、信江新区滨江社区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鹰院友代表、2023级硕士生必修实践江西鹰潭支队成员参加活动。座谈会由共青团鹰潭市委副书记罗琦主持。
这些座谈会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鹰潭地方的重视以及来自院系的关怀,同学们也将这份重视与关怀投入到了工作与调研之中,爱岗敬业、不怕吃苦,深学细悟强本领,拓展视野增才干,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讲和调研活动,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干有所成,同时也以厚劲之心,在实践基础上产出更多精品成果,为鹰潭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共同绘制现代化鹰潭建设的未来画卷。
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共调研企业、社区、乡镇、文旅地等地37处,时长达50小时+,与近100名基层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在调研中,同学们也重新认识了鹰潭市这一“火车拉来的城市”、“世界铜都”、道教圣地、革命老区、血防精神发源地,了解到新时代鹰潭“智铜道合、强富美优”的发展战略。
实践结束后,依据实践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得到的各项数据,同学们完成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江西省鹰潭市人才工作的调研报告》《创新建设思路,产业发展遍地开花——关于江西省鹰潭市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鹰潭实践调研报告》共计3篇调研报告,共计15000字,针对江西省鹰潭市的人才招引、产业发展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提交至实践单位,得到了单位领导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同学们依托新媒体平台,在院级、校级宣传平台以及当地地方媒体发布推送稿、新闻报道共23篇。最终,实践获得了清华大学2024年研究生社会实践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