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福建省永安市曹远镇社会实践支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
7月18日,支队成员前往上杭县调研,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上午10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支队成员先后参观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光荣亭和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深入学习考察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历史背景、才溪乡调查过程及成果、才溪乡调查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党内存在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曾三次前往才溪乡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倾听干部群众关于扩大红军、优待红军家属、政权建设、生产支前、物价对比等方面的情况报告,全面系统的总结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经验,撰写《才溪乡调查研究》,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当下重温党的百年峥嵘历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要继承革命传统,传递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实事求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深刻内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与观点切实融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月20日上午,支队与曹远镇政府的干部职工联合开展了“理论联系实际,党史照进未来”主题宣讲活动。
肖瑶首先以“肩负重任,砥砺前行”为题向大家介绍了清华精神。今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习总书记于4月19日到清华大学考察,通过讲述习总书记的清华之行以及清华讲话,肖瑶向大家揭示了清华人“自强不息”、“行胜于言”的精神。通过学习习总书记在清华的讲话精神,号召在场的党员同志做好百年接力,向百年前奋斗的革命先辈们学习。
肖艳则为大家讲述了建党百年来所制定的土地政策。在讲到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时,她动情地说道:“中国五千年历史上,从晁错、王安石等主张的‘抑制豪强’、到近现代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无不是在阐述中国人自古以来‘耕者有其田’的朴素梦想,而这一点被这本土地法首次实现了。”此外,她还向在场的干部普及了“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的流转问题以及农民以经营权参与现代化的过程。
李丹结合曹远霞鹤村改进出版社的历史,讲述了改进出版社编辑部旧址作为红色景点的意义以及其兼具的抗战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双重属性,呈现出支队同学们对于发展当地红色文化旅游的诸多思考。改进出版社涉及的人物多、可供挖掘的故事丰富,其中蕴含的精神感召力强,同时国内以出版社为主体的红色旅游景点较少,具有一定新意。
宣讲后,曹远镇党委书记刘国华同志进行总结,他表示清华大学理论报告团讲师们的宣讲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还是百年来的土地政策变迁,以及对于改进出版社编辑部旧址的重新解读,对于曹远镇当下的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文章来源:“THU清小马”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89UBoEJeOtsHMdXdFf0Tmg
发布时间:2021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