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8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乡巨变,初心不改”支队共计3名同学赴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深入开展为期28天的暑期实践调研。
访谈 · 红色精神永承传
近日,在中益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践支队成员开始随地方工作人员和路漫社工谭非老师走访老战士、老党员或其亲属,并着手收集整理原始口述资料。
在访谈期间,受访的老战士、老党员或其亲属向队员们分享了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小故事。他们因为不同的原因结缘中国共产党,但都成为了共产党的拥护者、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有的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队员们被这些看似平凡却又不寻常的故事所打动,真切体会到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只要沿着党确立的正确方向走下去,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支队成员走访老战士、老党员或其亲属
2019年4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中益乡华溪村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时,来到马培清婆婆家嘘寒问暖,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并在她家门前召开了院坝会。
支队成员沿着习总书记的足迹,也来到马培清婆婆的家。附近已经被打造为初心小院,不时有游客前来参观。在访谈期间,马培清婆婆分享了她的父亲作为一名地下党员时的故事。马培清婆婆还表示,当时见到总书记时,心情特别激动,现在生活变得更好了,要感谢党的政策好。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益乡考察调研时召开院坝会
(图片来源:新华社)
马培清婆婆接受支队成员的访谈
初心小院里的初心书屋
期间,支队成员参加了第二次座谈交流会。中益乡党委书记谭雪峰出席了本次会议。他在听取了支队成员关于近期调研活动的收获与感悟后,对同学们的初步成果表示认可,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已有材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挖党在中益乡的发展历史。
座谈会上,谭雪峰书记还向支队同学们分享了他关于基层工作的经验与感悟。他认为,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但也有重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对于工作的推进将起到很大帮助。最后,队员们还就调研期间的“影随”、宣讲等活动进行了沟通交流。
第二次座谈交流会现场
行走 · 探寻发展新气象
实践期间,支队成员还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自动化系的同学一齐参观考察了中益乡7个村的旅游产业发展基地。中益乡各个村都已初步建立并形成了自身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并建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景点打造、民宿、餐饮和交通部署等工作也在持续推进中。除此之外,中益乡还大力发展黄精、石蛙、手工艺品等特色农产业或加工业,致力于提高村民的生产技能,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
考察过程中,来自不同院系的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兴趣,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与走访地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并讨论政策建议与具体的帮扶手段。同学们之间也进行了有益的交流。
感悟 · 牢记使命再出发
通过这段时间的调研走访,支队成员都深受启发。
张立榕:我们走访了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建峰村、华溪村的多位老战士、老党员,他们有的是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有的是参加了西藏平叛。今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在总书记调研过的中益乡聆听老党员们的事迹更加感受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也更加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黄怡暄: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非常有幸走访了中益乡的老革命、老党员,把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把他们的事迹宣传出来,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在聆听老党员为新中国建设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中,我们深刻感悟红色初心,牢记当代使命,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新时代祖国建设谱写新的篇章!
郑涵: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历史,就是党带领人民群众斗争的历史,就是党相信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的历史。作作为一名中国青年,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斗争精神。通过这段时间和老战士、老党员的交流,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我们不应该辜负为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付出自己一生的先辈们,而应该勇当社会主义排头兵。
支队成员在初心广场
文章来源:“THU清小马”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5Jl_TrMEax04DPopMUH-3Q
发布时间:2021年7月12日